rss
    0

    我们可以发现吹哨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行业内人

    2024.03.13 | admin | 12次围观

      反方认为吹哨人的行为主观性较强,有效性难以保证;或者认为吹哨人在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都会影响到吹哨人做出吹哨行为的意图,可能包含很多对于私人利益的考虑,其道德性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实际上,我们不能对吹哨人有过多的道德要求,试想一下,真的存在一个人,内心只有大公而没有小我吗?我们能够要求一个人时刻作为一个道德圣人吗?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更遑论去苛求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在趋于至善的道路上,只要前行即可,要求每个人都在追求至善道路的终点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吹哨人在做出吹哨行为时,想的都是大公无私的奉献,英勇无畏的冲锋。更何况他们冒了极大的风险去举报,可能是一个人去对抗一个行业、权威、资本,他们的身份是敏感的,处境是危险的。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他们的吹哨行为都起到了一定的惊醒作用。

      而至于吹哨行为的有效性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吹哨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行业内人,有资深的大佬,也有边缘人物,但是无论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相对于没有相关职业背景的普通人来说,他们都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掌握的内部信息也不是行外人能够相比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吹哨人的举报行为实际上是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吹哨行为实际上是人民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国家如此之大,国家事务又是如此之多,不可能全部依靠公权力来进行监督和制约,而吹哨恰恰弥补了国家难以触及的空白区域,这背后实际上是国家主人翁意识的增强,我认为国家的事务是与我息息相关的,我是归属于这个集体的。这个意识是极其宝贵的,我们不能说因为存在吹哨错误的可能性,就禁止抵制吹哨行为,其背后的逻辑就是我不信任你,我不相信你拥有行使监督权的能力。这一幕何其相似,回看历史上蒋介石政府所实行的宪政,冠冕堂皇地认为人民还没有能力行使权利,就代以行使。如果我们仅仅因为吹哨的主观性就否定吹哨行为的积极意义,实际上思维太过懒惰。

      反方认为吹哨行为有损行业内部的信任,进而导致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受到阻碍,我方不否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损害内部信任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实际上就是打破了内部因为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肆无忌惮的弊病。吹哨人的存在,就是提供一个持续的他人的注视,你不知道周围的人是否与你利益一致,客观上会使得行业内部的人行事更加谨慎理性,可以有效减少存在问题的行为。

    我们可以发现吹哨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行业内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